何昆瀚
1992出生於台北,擁有建築與藝術兩種創作歷程,擅長使用「現地製作的媒體裝置」,透過反身性的操弄,挑戰觀眾身體感知與大腦判斷之間的盲區,作品常關注藝術作品與建築在影像與空間上的競爭與矛盾,使用現地的物件和材料,以合乎情理但意料之外的方式,讓觀眾重新思考當代藝術和展示空間的意義和價值。
學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系, 碩士(就讀中)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學系, 碩士(肄業)
銘傳大學建築學系, 學士
個展
2023,「薄 影像:難言之影」何昆瀚個展, 福利社, 台北
2022,「原吋影像」何昆瀚個展, 新竹241藝術空間, 新竹
聯展
2023 「光源台北」, 忠孝敦化捷運站2號出口, 台北
2022 「2022新北市美展」, 新北市藝文中心, 新北
2022 「Meeting of styles Taiwan」, 泰山區, 新北
2022 「2022宜蘭獎」,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宜蘭
2022 「2022月津港燈節」, 臺南市月津港, 臺南
2021 「2021陽明交大物聯網科技藝術節」, 陽明交通大學, 新竹
2021 「潛官能」, 板橋435藝文特區, 新北
2020 「通訊,導航,減速」, 三重空軍一村, 新北
2020 「無所適室」, 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 台北
2019 「關渡光藝術節」,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台北
2019 「妖山混血盃」,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台北
2018 「2018台灣美術新貌獎」, 台中港區藝術中心, 台中
2018 「晚安好工作」, 台北藝術大學, 台北
2018 「台北藝術自由日」, 松山文創園區, 台北
獲獎
2022 新北市美展「科技藝術類」-首獎
2022 宜蘭獎「新媒體藝術類」-入選
2019 「妖山混血盃」-優選
2018 台灣美術新貌獎-入選
1992出生於台北,擁有建築與藝術兩種創作歷程,擅長使用「現地製作的媒體裝置」,透過反身性的操弄,挑戰觀眾身體感知與大腦判斷之間的盲區,作品常關注藝術作品與建築在影像與空間上的競爭與矛盾,使用現地的物件和材料,以合乎情理但意料之外的方式,讓觀眾重新思考當代藝術和展示空間的意義和價值。
學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系, 碩士(就讀中)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學系, 碩士(肄業)
銘傳大學建築學系, 學士
個展
2023,「薄 影像:難言之影」何昆瀚個展, 福利社, 台北
2022,「原吋影像」何昆瀚個展, 新竹241藝術空間, 新竹
聯展
2023 「光源台北」, 忠孝敦化捷運站2號出口, 台北
2022 「2022新北市美展」, 新北市藝文中心, 新北
2022 「Meeting of styles Taiwan」, 泰山區, 新北
2022 「2022宜蘭獎」,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宜蘭
2022 「2022月津港燈節」, 臺南市月津港, 臺南
2021 「2021陽明交大物聯網科技藝術節」, 陽明交通大學, 新竹
2021 「潛官能」, 板橋435藝文特區, 新北
2020 「通訊,導航,減速」, 三重空軍一村, 新北
2020 「無所適室」, 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 台北
2019 「關渡光藝術節」,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台北
2019 「妖山混血盃」,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台北
2018 「2018台灣美術新貌獎」, 台中港區藝術中心, 台中
2018 「晚安好工作」, 台北藝術大學, 台北
2018 「台北藝術自由日」, 松山文創園區, 台北
獲獎
2022 新北市美展「科技藝術類」-首獎
2022 宜蘭獎「新媒體藝術類」-入選
2019 「妖山混血盃」-優選
2018 台灣美術新貌獎-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