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詠晴 TSAI Yung-Ching
簡介/學經歷
1976年生,2001開始劇場、電影與紀錄片的工作,曾擔任過攝影、剪接、與多媒體影像設計,並連續三年參與澳門藝穗節影片製作。2005年因影像工作開啟對流亡藏人的田野調查,記錄離開家鄉後,現代化生活對於流亡藏人的衝擊,與因為偷渡、異國婚姻、缺乏工作機會所產生的種種社會問題。三年後正式拍攝講述流亡社會現況的紀錄片「回家」,並因此結識了流亡藏人配偶龍珠。兩人在印度完婚,因先生龍珠慈仁(Lhundup Tsering)為流亡藏人的關係無法取得台灣居留證,2011年初因辦理來臺文件一家人被迫留滯印度半年。這段時間在印度流亡社區的白度母基金會邀請詠晴為流亡社區的一群學生開設影像工作坊,為期兩個月。
婚後因配偶無國籍者的身分身屢次遭台灣拒絕入境,使得一家人長期分居兩地,於長子出生後為「藏配在台居留和歸化」議題奔走直到2017年藏配終可比照外配申請居留、歸化。目前工作與居住在花蓮,持續拍攝紀錄片「回家」,另外也常擔任講座與活動講者,為無國籍議題發聲。
簡介/學經歷
1976年生,2001開始劇場、電影與紀錄片的工作,曾擔任過攝影、剪接、與多媒體影像設計,並連續三年參與澳門藝穗節影片製作。2005年因影像工作開啟對流亡藏人的田野調查,記錄離開家鄉後,現代化生活對於流亡藏人的衝擊,與因為偷渡、異國婚姻、缺乏工作機會所產生的種種社會問題。三年後正式拍攝講述流亡社會現況的紀錄片「回家」,並因此結識了流亡藏人配偶龍珠。兩人在印度完婚,因先生龍珠慈仁(Lhundup Tsering)為流亡藏人的關係無法取得台灣居留證,2011年初因辦理來臺文件一家人被迫留滯印度半年。這段時間在印度流亡社區的白度母基金會邀請詠晴為流亡社區的一群學生開設影像工作坊,為期兩個月。
婚後因配偶無國籍者的身分身屢次遭台灣拒絕入境,使得一家人長期分居兩地,於長子出生後為「藏配在台居留和歸化」議題奔走直到2017年藏配終可比照外配申請居留、歸化。目前工作與居住在花蓮,持續拍攝紀錄片「回家」,另外也常擔任講座與活動講者,為無國籍議題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