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S 福利社

  • 空間/about
    • 防疫公告
  • 位置/visit
  • 展覽/exhibitions
  • 徵件/open call
  • 空間/about
    • 防疫公告
  • 位置/visit
  • 展覽/exhibitions
  • 徵件/open call

楊祐丞彭思錡雙個展 │ 新聞稿

圖片
楊祐丞彭思錡雙個展《隔壁的A口 / 微軀》

福利社將於11月13日至12月11日推出《楊祐丞彭思錡雙個展》,分別展出兩位藝術家的創作。此檔展覽欲透過楊祐丞《隔壁的A口》對於聲音回放的「無形」操作,對比彭思錡《微軀》的「有形」具象創作,在輕重、軟硬、虛實…等面向相互融合,實踐一條通往私密深淵的路徑。

楊祐丞的早期作品討論以視覺為主導的動力裝置,近期逐漸轉向以「聲音」為主導的自製裝置,研究聲音如何能夠完成影像未竟的難題。其作品材料多是經由蒐羅各處被淘汰的影像或聲音設備,透過有如音像剪輯的手法拼湊,生產出的新紋理就像是穿越時空藩籬的感官通道。
​
在《隔壁的A口》當中,楊祐丞試圖再造記憶中居住空間裡的聲響殘幀、雜訊乃至微塵,以噪音裝置轉化觀眾與「作品」在展場中的相對關係,勾勒出一個穿透至耳邊卻又無影無蹤的事件。
 
彭思錡的創作養分則是來自東方書畫裝裱、工藝精神,為了探索書畫經驗的可能,作品多以複合媒材、空間裝置實踐,並帶入日常親密物件,聯結個人情感與生命之間的消長,試圖並存輕與重、逝去與保存、虛構與真實之間的關係。
 
《微軀》是彭思錡對於家屋以及家庭寓言式的開創與想像,透過梳理那些寄託在生活痕跡裡的情感,以及其延伸的氣氛,將抽象的意識體現於在所選物件上:纖維脆化的紙材、崩離的殘缺陶片、具幽暗氣息的樓梯。此次展出的作品,藝術家將藉由拾起所有易碎且輕的邊界,以修復的行為,貼近與綿延彼此交會的瞬間。
 
本次展覽依循兩人個體關係,物件中隱匿的訊息交互於雙方作品間,經過拆解與延伸,重新拼湊家屋與生活痕跡的想像,那迴盪的A口(Echo)也許能循聲自隔壁諸多孔隙間聚集的微軀(Whish)。
  
​
《隔壁的A口》一展獲110年國藝會及臺北市文化局展覽補助
《微軀》一展獲文化部110年扶植青年藝術發展補助
​
​

備註:目前為防疫期間,敬請各位觀眾配合戴口罩、量額溫、手部消毒及實名制入場等防疫措施,福利社與您一起維護台灣公眾的健康。


新聞稿檔案下載
發布時間:2021.11.04
回到展覽

參觀資訊

週二至週六 11:00-19:00
免費參觀


104​​
台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三段82號B1

02-25857600​

​Copyright © 2021 AVA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圖

追蹤我們

訂閱

相關連結

台灣視覺藝術協會(AVAT)
台灣當代藝術資料庫(TCAA)
台灣當代一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