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S 福利社

  • 空間/about
    • 防疫公告
  • 位置/visit
  • 展覽/exhibitions
  • 徵件/open call
  • 空間/about
    • 防疫公告
  • 位置/visit
  • 展覽/exhibitions
  • 徵件/open call
English  
Picture
悍圖行動  The Hantoo Movement
悍圖社聯展 | Hantoo Group Exhibition

展覽地點|福利社(台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三段82號B1)
展覽日期|2021.12.25 (六) – 2022.1.22 (六)

參觀時間|週二-週六 11:00 - 19:00


展覽介紹

【 #悍圖行動 |The Hantoo Movement】 
悍圖社成員以活躍知名,1998年成立以來,每年均舉辦個展或聯展,就團體身份或個人創作而言,都在臺灣藝壇上擁有強勁的力度和影響。2017年悍圖社於國美館盛大辦理了「硬蕊 / 悍圖」一展;2018年在關渡美術館的 「搏擊俱樂部——悍圖20年」;及台東美術館「悍圖20週年 –有山丘的地方」;2020年則回到七年前曾一同征戰過的主場福利社FreeS Art Space舉辦 「+1黛 OldWays, Young」;今年2021是屏東美術館的「劃天光」。80年代台灣解嚴前後,悍圖社經歷了數個年代的社會、經濟、政治環境的巨變,象徵了80年代至今,四十餘年台灣當代藝術面貌的革新與流變。悍圖社這塊大招牌,在台灣各大美術館及展覽空間層出不窮。作為出生年齡貫穿 1950-70年代的藝術團體,透過展覽,梳理了許多議題:「台灣主體性」、「殖民文化」、「人文價值」、「現實環境」的反思、「媒體訊息」的挪移與真假等⋯⋯

回望種種強而有力並精準指向議題的作品,悍圖社呈現的氣質總是那般柔情且細緻,卻不忘奔放而浪漫,如同水滸傳裡的多情好漢們撥開歷史的迷霧,掛念著土地上所發生的一切。幾十年下來可以完整地發現,這一切皆指向於人、生命、存在價值的想望及反思。草創時期,針對威權時代的思想進行強烈的批判,他們的存在成為了一種宣言,或是行動集合體的象徵。 然而曾經血氣方剛誓死捍衛的宗旨,隨著威權時代的結束改變,依然不變的是始終「叛逆」的一面。

與過往80年代的「畫會」有所不同,悍圖社作為台灣老牌的「藝術團體」,曾經的宣言我們早已熟悉,許多展演的呈現也將之以歷史檔案進行定位及書寫,梳理在整個台灣藝術史的重要性及特殊性。過往多數以平面繪畫作為創作手法的他們,隨著時間推移,成員們以不同角度,看待全新的媒材,不可忽視的是,他們皆以一種「身體性」的推展及延伸作為使用。正如同李維菁所說:「悍衛圖象的表現」將平面繪畫視之為「圖像/符號」的傳遞, 乃是透過「影像」系統所溝通的「視覺藝術」,其中創作的情感力折疊進入身體之中產生行動的可能。

悍圖社歷經20餘年創作歷程,至今持續不斷以獨特的自我語言,系統性地展開許多的創作符號並探求其中意義。以歷史性的角度觀看悍圖社是文化檔案,也是時代深刻的記憶。如同1998年成立時的第一場展覽「悍圖錄」裡曾說:「藝術是可以認識的東西」,如今將「『悍圖』作為一種行動」去指稱時 ,或許可以重新理解現在的悍圖社。從歷史洪流中抽取而出,並將之視為一個張力所構成的主體立場,其中是透過團體指向個人(藝術家),以及個人指向團體,組成的雙向結合。兩方間同時共存又各自獨立,既可解放個人,又同一於彼此。在這種關係行為下的行動,長成了一種相互纏繞的網絡型態,賦予了彼此身分認同的價值及定位,創造出某種共同演化的系統,並在關係組成的行動中所萌生的哲學:「持續在自我的生命裡捍衛生命政治及意識形態 。」如今「『悍圖』作為一種行動」,不再只是追求普世性,或同一性的暴力反抗 ,而是將敏感纖細,且多樣的創作感受放大,將時間拉長作為抵抗產生意義,同時抛躑出一個在龐雜的歷史軸線下,所有議題/族群皆均等的想像, 創造一個屬於社會場域的異質性空間。 
在台灣接連的殖民史中,不斷地受到西方或非西方國家的侵擾,其中又以殖民者、漢人及原住民族群之間,相互糾葛的權力關係為主,不再只是政權移轉的問題。相對強勢的族群,透過文化、教育及政策,改變原先族群的傳統及生活習慣,將其取代後更衍生出其他的剝削。然而,一旦某些群體被視為少數/邊緣族群時,強勢族群便會更為自然的抹煞其主權,讓他們備受歧視和壓迫。面對著已然建立的強勢政治體系,以及全球化所帶來人口和族群的快速移動,居住於此的人們,帶著現代理性,試圖接納來自各個不同領域的族群和他者。

如今不管是底層、少數或邊緣的族群,也嘗試以一己之力,為自身的議題發聲,各個族群之間的歧異,會在不斷溝通中找到意義與解方,並在強勢一方的內部被生產而出。非是單向的輸入,而是積極地透過行動,浮現出符合它自身的脈絡和意義。其中藝術家非以某種公眾知識分子,投身參與體制外部革命的姿態,而是試圖從內部進行擾動。悍圖社在過往被壓迫的過程裡挑戰威權,面對自身國家殖民思想的遺留、戒嚴時期思想的箝制, 選擇透過各種怪異、隱喻的混種,批判來自底層的現實,同時以干擾或挑釁的行動,作為現實的平衡拉鋸,凝聚出的張力在一種幻滅的背景下誕生。它成為某種未來的想望,或試圖逃逸的精神出口,透過藝術某種在場或缺席折射出原初人類的反叛精神。他們的成員出生年齡橫跨1950-70年代,在國際當代藝術動盪的社會發展之時,面對自身國家過往殖民思想的遺留,及戒嚴時期思想的箝制,無法自由發言, 選擇透過各種怪異、隱喻的混種,批判來自底層的現實。唯有透過行動者身體性的實踐,進行交流、整合方能找出對話的可能。​

「事件」作為時間線裡的區段,總會有停止的那一刻。「當『悍圖』作為正在發生的行動」抓住了主觀、發散或生猛的方式,捕捉不同歷史切片及社會滾動,最終以強而有力的文化樣態,鬆動了強權所建立的秩序,並且是始終持續的「悍圖行動」。

相關資訊

策展人介紹
藝術家介紹
展覽新聞稿
影像專輯
活動

參觀資訊

週二至週六 11:00-19:00
免費參觀


104​​
台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三段82號B1

02-25857600​

​Copyright © 2021 AVA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圖

追蹤我們

訂閱

相關連結

台灣視覺藝術協會(AVAT)
台灣當代藝術資料庫(TCAA)
台灣當代一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