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S 福利社

  • 空間/about
    • 防疫公告
  • 位置/visit
  • 展覽/exhibitions
  • 徵件/open call
  • 空間/about
    • 防疫公告
  • 位置/visit
  • 展覽/exhibitions
  • 徵件/open call

失落共同體-溫晉豪個展│ 展覽座談

圖片

展覽論述

「any man's death diminishes me, because I am involved in mankind」
「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減少,做為人類的一員,我與生靈共老。」
《No Man is an Island》—John Donne
 
失落共同體源自諸多生命從生活中匿跡的缺憾。
 
人類曾經生為一種動物,在社會成就的同時,也讓許多動物缺席其中。人對於之外的世界儘管無比熟悉,可是似乎再難意識到動物的存在,逐步失去鳥叫蟲鳴的匱乏感彷彿明示著人類經已不再紮根於世界中。
 
於是動物的種種充斥在人類的生活範圍中—如地毯、皮鞋、沙發和麥克雞塊。
再製品作為不同生命形式的連結,失去形體的牠們參與到人類的生活範圍裡,引導出不可不稱為奇觀的畸狀和永不滿足的渴望。
 
過去為了展現收獲與炫耀而生,如今也應用於紀念保存回憶的標本技術可以很好的詮釋這種矛盾。出色的標本師傅能夠藉由動物解剖學素養和對生活習性的了解,憑持高超的工藝技術將依然在生的樣貌活靈活現地複製出來。
 
真實感超過蠟像和錄像的標本能夠在靜謐的時光中體驗一種靜態的多群集狀態,能夠碰觸與感受,如同在曠野中驚覺牠們伴隨在自己身邊一般,經由凝視得知關於牠們生命的種種,並且更加確定彼此之間的關係存在,是一種既親暱又疏離,相生相隨的特殊混種關係,互相化為彼此對生機的滋補,相異、相反卻相同。
 
無論基於什麼理由擁有標本,最終都能夠歸納進一個共同特徵:標本是曾經有生的鐵證。
 
將標本置入人類社會的荒謬與獨立感將化為一種孤獨,或許每一個人都視他人為野獸,即使互相凝視,除了軀體碰觸之外全都遙遠得不可捉摸,意識也好、生命也罷,在這個人類之城中盡情地物化彼此。
 
展覽中將拘禁∕送遞、守候∕等待、交錯∕凝望等種種概念一同建構影像、化為裝置,來自異邦的動物穿梭在城市裡,牠們伺機而動,並且在街頭與世界一次次相遇,通過如此經歷來詮釋關於生命中的參與與缺席、凝視與輕忽、感受和無覺,參觀動物與人的荒誕時刻。

活動資訊
時間|2022.07.16 (六) 14:00
地點|福利社FreeS Art Space(台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三段82號B1)
與談人|Andy

展覽活動頁連結|Facebook
回展覽頁

參觀資訊

週二至週六 11:00-19:00
免費參觀


104​​
台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三段82號B1

02-25857600​

​Copyright © 2021 AVA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圖

追蹤我們

訂閱

相關連結

台灣視覺藝術協會(AVAT)
台灣當代藝術資料庫(TCAA)
台灣當代一年展